个人简介
周修庭,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2013届毕业生。2013年7月参加工作,曾就职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司法局,并有汉滨区关庙镇杨寨村驻村经历,期间被区政府表彰为全区优秀第一书记。现担任汉滨区江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从业以来,一直扎根基层。以法学为基、以经济为要、以思想为魂,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基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法学为基,在推动治理有效上下工夫,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在担任司法所所长期间,同时担任安康市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带领包联村工作人员,以深入推广“321”基层治理模式为契机,全面履行法治江北职责。一是调小案,暖民心,建设乡村强法治。整合资源,重业务培训,坚持法治为本,指导化解矛盾纠纷160余件,只有3件引入民事诉讼程序,化解率为98.2%。确保达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格局。二是聚合力,造声势,矩阵普法提效能。采取点面结合,持续开展全方位、高密度、多角度、多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知晓率,将矛盾调处工作用于以案释法,起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三是重法治,促公正,推动治理法治化。将涉法涉诉类信访答复意见书纳入法制审查范围,出具15份江北街道法治审查意见,依法规范信访办理工作。同时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设立了一个街道层面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16个村级层面的公共法律室,村(居)法律顾问进社区参与物业规范化管理、修订村规民约,做实“法律九进”,为辖区困难群众和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群众共提供了22起法律援助服务,并协调5次公证服务。举办行政执法专题培训,有效提升江北法治水平。并于2023年10月被陕西省司法厅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
以经济为要,在推动产业兴旺上下工夫,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在担任江北街道副主任期间,以经济发展为要。一是聚焦一个“转”字,让粮油产值大幅提升。带头深入种植大户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村民转变种植理念,广泛开展玉米增密行动,玉米大豆复合套种,全办粮油播种总面积10850亩,产量保持在1790吨以上。二是围绕一个“联”字,让特色产业强起来。帮扶市级龙头产业园区阳晨公司带动辖区群众稳岗就业、产业发展、土地综合开发、商贸物流等成效明显,带动已脱贫户及监测户142户499人,带动一般农户720户1840人,同时引进以色列智能温室种植蔬菜技术,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终端向管理者及时推送监测信息,实现大棚远程智能管控,强化科技赋能“菜篮子”产品供给。三是立足一个“盘”字,让村级经济壮起来。牵头组织江北各村立足于核实资产、盘清家底,明确集体产权归属,将原有的闲置资产,进行改造提升,充分发挥江景生态优势,发展“集市经济”,打造江边“小夜市”。当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2023年度汉滨区巩固衔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以思想为魂,在推动乡风文明上下工夫,增强高质量发展韧性
在基层工作以来,我深知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坚持思想先行,激活振兴“动力源”。一是田间地头讲党课,传递乡风文明新风尚。把课堂搬到干部讲堂、田间地头,带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乡风文明新风尚,为父老乡亲解读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思想引领常态化,进一步破除了陈规陋习,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二是平台活动扬新风,推进移风易俗新风气。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等平台,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道德模范、积分评比等活动,提振广大农民的精气神,推进文明新风进万家。三是艰苦奋斗,传承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在父辈的言传身教和严厉要求下,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意志和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念,作风民主,团结同事,带头遵守纪律。2020年被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妇联评选为“三秦最美家庭标兵”。2021年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妇联评选为“2021年度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23年被评选为安康市“爱岗敬业好青年”称号。
沧海横流,岁月成碑。细细数来,在基层工作已有10年,驻足回望,每一颗种子都曾与黄土相融,暗自汲取能量,终得岁物丰成。感谢母校提供优渥的环境,与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交流进步;感谢恩师们倾囊相授,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感谢辅导员们日夜相伴,点亮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在此祝愿母校英才辈出,蒸蒸日上!祝愿恩师导员桃李成林,岁岁欢愉!祝愿校友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