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寒假来临,请警惕各种出国务工、招聘、旅游交友等骗局!
近期,从中国籍男演员王某开始失联,到王某在泰国被成功救出,多起中国公民被骗到境外后失联、被困事件(其中不乏大学生被骗出国案例)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出国务工”陷阱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关于“出国务工”陷阱:第一,一些不法(出国)劳务中介公司利用人们想出国致富的心理,以“工作轻松”“薪酬高”等为诱饵,刻意隐瞒出国工作的行业细节和存在风险,利用与务工人员信息不对称,诱使其在不明实情下签订不平等劳务合同,导致务工人员到国外后才发现被骗,陷入维权困境。第二,不法分子以虚假或缺乏资质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为媒介实施诈骗,要求先交钱再出国,在收取高价中介费、报名费、保证金后卷款潜逃。第三,某些无资质的中介机构谎称“免签国不需要办工作签证”或“先出国再补办”,将劳务人员送至国外打黑工。持非工作类签证的务工人员,一旦被查获就会被立即遣送回国。第四,一些不法分子以高薪诱骗务工人员出国劳务,伪造工程项目和虚假证明,出境后没收务工人员通信设备、撕毁护照,逼迫其从事跨境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第五,境外诈骗集团常以“高薪工作、包吃包住、报销机票、专人接送”为诱饵,或以商务考察、免费旅游等名义将境内人员骗到境外。所以,千万不要轻信境外高薪招聘等信息,出去之前务必加强核实甄别。
防诈骗的关键在于:增强安全意识,学会拒绝诱惑,保护个人信息,及时寻求帮助。以下4个建议请谨记:
1.警惕网络交友:在线交友需谨慎,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尤其涉及隐私或财物问题时更应小心,坚决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如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线下避免与陌生网友单独见面,若要见面,需告知家人或朋友,并选择公共场所,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2.关注出行及聚会安全:独自出行注意及时告知家人、朋友自身的行踪,避免前往人员复杂、治安较差的地方;公共场合,拒绝陌生人提供的饮料、水或其他不明物品,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
3.谨防电信诈骗:寒假期间,各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对于中奖信息、兼职刷单、网络贷款等诈骗陷阱,要保持高度警惕。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轻易相信别人,切实的做到“不轻信、不泄密、不刷单、不转账汇款”。
4.如遇到可疑情况,冷静应对,及时向警方或相关机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