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
你是否想运用所学
为家乡人民送去温暖与关怀?
是否想投身家乡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中
让大家感受到家乡的魅力?
你是否想通过互联网技术
促进家乡的乡村振兴?
你是否想深入基层
感受你的“职场初体验”?
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大舞台
鼓励全体在校生
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在实践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期待你的实践故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一核两翼四工程”学团工作品牌项目,学院分团委现组织开展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全体学生通过实践调研、文化宣传、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志愿服务、兼职锻炼等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了解国情、世情、民情,宣传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用所学奉献社会、服务家乡。本次活动坚持全员参与,提升自我,结合实际,可自选其一。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我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二、活动内容
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分为“讲好‘乡音’不忘‘乡亲’”和“我与家乡共成长”两大板块。
01讲好"乡音”不忘"乡亲"
1.我的最美家乡:通过录制视频、宣传片;撰写宣传稿等方式,宣传家乡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博物馆、故居旧址、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景观景点和传统手工艺、戏曲戏剧等文化资源,宣传家乡的魅力。
2.故乡的年味:家乡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是年味,节前赶集买年货是年味,亲朋欢聚把盏言欢是年味,全家围坐看春晚是年味,热热闹闹拜年逛庙会是年味……通过视频、文字等形式,晒出故乡的年味,展示家乡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3.我为家乡送温暖:深入家乡政务服务大厅、敬老院、儿童村等地,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了解家乡发展,了解民情民意,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乡亲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温暖,编织最动人的乡村记忆。
4.了不起的TA:面向家乡或周边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政务人员、本专业领域人才等开展深入走访交流,了解他们为家乡发展所做的贡献。结合自身,深入思考我们能够为他们提供哪些支持和帮助,与他们一起助力家乡的发展。
02我与家乡共成长
1.“乡土”青春 振兴有我:结合专业所学和家乡资源,前往乡村创新创业第一线,精准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聚焦乡村产业创意、乡村规划设计、乡村人文公益、未来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发展进行组队研究,并提交创意报告和支撑材料。
2.乡村振兴主题研学:可通过组队形式,围绕家乡的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乡发展历程、所学专业在家乡的发展情况等主题,开展不少于三天的主题研学活动,并提交研学方案、报告和影像材料等。
3.我为家乡特产来代言:自由选择家乡几句代表性的1-3个特产进行宣传。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详细介绍特产的来源、发展、特色等,视频可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等,让家乡的“隐藏款”特产走出家门。
4.“助学·筑梦·铸人”勤工助学:“以勤养德,以工长技,以助修身,以学明志”,鼓励返乡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增长才干,开拓眼界,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
除以上专项活动外,各位同学也可结合自身和各地区实际情况,突出家乡特色,因地制宜选择开展其他类社会实践活动。
【所有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均需填写社会实践登记表(附件一)和社会实践报告或总结(附件二),并提交影像材料。经分团委认定通过后,将在本学年综合考评的社会实践板块适当加分】
三、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树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社会实践的正确方向。社会实践将作为学院“一核两翼四工程”学生考核内容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实践项目录入进“PU口袋校园”系统中,充分发挥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
2.坚守安全底线。根据学生和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所有学生务必将个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遵守法律法规,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和应急预案,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和个人健康情况以及极端天气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切勿冒险开展。若存在安全风险,即时终止相关活动。
3.做好宣传展示。请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保存好文字、照片、视频等各类材料,鼓励同学们主动运用各类方式宣传和展示个人社会实践情况和成果,树立典型。做好社会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的宣传展示,做好社会实践经验总结和典型选树,在学生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切实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力和辐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