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青年们,2025年是我们崭新的开始,也是我们的红色记忆与纪念日的汇聚时刻!每一个纪念日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红色记忆和情感寄托。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些在历史上闪闪发光的纪念日,在历史的回响中,获得前行的力量!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
遵义会议是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为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党和红军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与此同时,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可以说,这是遵义会议在党的建设历史上的最大贡献,也是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最大贡献。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说,“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2021年9月获党中央批准,遵义会议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遵义会议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
“全国性大党”起点——纪念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为大革命高潮到来作了重要准备。会议邀请青年团中央代表出席党代会,并决定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闭幕后,马上发动了1925年2月上海工人罢工,成为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前奏。
中共四大后,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主要采取了几项重要措施: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和建立党的组织;二是为巩固党的基础并有利于扩大党的力量,将党的基层组织由党小组改为党支部;三是简化入党程序,积极吸收工人、贫农和一般革命分子入党;四是加强中央组织部;五是组织党团。到1927年4月,全国党员人数已由1925年1月的不足1000人发展至5万多人。可以说,中共四大是我们党成为“全国性大党”的起点。
“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纪念中越建交75周年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与共。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相继成立后,两国革命者相互支持,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0年1月18日,成立不到半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由于新中国是第一个同越南建交的国家,越南因此把1月18日作为“外交胜利日”。
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党和政府向阮富仲总书记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中越双方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5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双方互学互鉴、携手共进,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深化,志同道合、命运与共成为两党两国关系最鲜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