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1·2·4”之五育丰“材” | 魔法课堂开课啦!三下乡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奇幻“化学魔法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1   点击数:


78日,位于东周儿童村的教室里充满了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惊叹与欢笑声。来自“微光筑梦”爱心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为这里的留守儿童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魔法秀”,用趣味盎然的实验,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撒下探索未知的种子,更传递了来自社会的浓浓温情与陪伴。

想象一下,金灿灿的“宝石”如同梦幻的雨滴般在瓶中缓缓飘落!这就是“微光筑梦”爱心支教团的队员李江涛为小朋友们带来的第一个神奇实验——“黄金雨”(碘化铅沉淀实验)。当李江涛将两种看似普通的液体混合,瓶中瞬间开始析出金光闪闪的结晶,缓缓下沉,宛如一场金色的流星雨。“哇!好漂亮!”“江涛哥哥,这个是真的金子吗?”孩子们的小脑袋挤在一起,发出阵阵惊叹。这个实验不仅美轮美奂,更直观地展示了化学反应中沉淀的生成这一奇妙现象,把抽象的化学概念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美景。

没有霓虹灯,我们也能制造彩虹!第二个登场的是经典的“焰色反应”实验。刹那间,原本橙黄色的火焰仿佛被施了魔法,变幻出妖娆的绿色、热烈的红色... 如同绚丽的彩虹在火焰中起舞!“绿色!是绿色!”“快看,变成红色了!”孩子们兴奋地指着跳跃的火焰,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个实验生动地揭示了不同金属元素燃烧时会发出特定颜色的光这一科学原理,原来五彩斑斓的烟花秘密就藏在这里!

新增重点环节:队员们拿出了神奇的“色彩密码本”——pH试纸和比色卡!孩子们化身“小小侦探”,用“魔法笔”(滴管)蘸取身边的各种液体:

酸酸甜甜的橙汁滴上去,试纸变橙红——“是酸性!”

滑溜溜的肥皂水滴上去,试纸变蓝绿——“是碱性!”

平平无奇的白开水滴上去,试纸颜色几乎不变——“哇,它是中性的!”

孩子们争相测试带来的饮料、洗洁精稀释液、甚至土壤溶液,看着试纸变幻出红、橙、黄、绿、蓝等不同色彩,对照比色卡像破译密码一样读出酸碱度。“江涛哥哥,醋好酸啊!”“原来肥皂水是碱性的!”教室里充满了发现秘密的兴奋讨论。这个实验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到化学的“色彩语言”,理解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酸性与碱性,是最接地气的科学启蒙!

最让人屏住呼吸的时刻到了!一个压轴“魔法”——“点水成冰”(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实验)。队员们展示了一瓶看似普通的“清水”,然后轻轻投入一粒小小的“魔法晶种”,或者只是用手指轻轻一点——奇迹发生了!清澈的液体仿佛被瞬间冻结,从接触点开始,洁白的“冰花”迅速蔓延,几秒钟内整瓶液体就变成了温热的“冰坨”!这瞬间的变化让现场爆发出了最热烈的惊呼声和掌声。“江涛哥哥,这怎么弄得太神奇了!”“像变魔术一样!”这个利用过饱和溶液不稳定状态的实验,完美诠释了化学变化的瞬间性与能量变化,给孩子们留下了最震撼的印象。

我们呼吸的氧气是怎么来的?第五个实验——“实验室制氧气”(通常用过氧化氢分解)揭开了谜底。向装置中加入神奇的“药水”,很快,就咕噜咕噜冒出了大量的气泡!当队员们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好的气体中——“噗!”木条立刻复燃,燃起明亮的火焰!“是氧气!氧气让火更旺了!”孩子们恍然大悟。这个实验不仅让孩子们亲眼目睹了氧气产生的过程,理解了它助燃的特性,更让他们知道,原来维持生命的空气也能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

短短一堂课,五个神奇的实验,带来的不仅是阵阵惊呼与欢笑,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不仅仅是展示实验,更在每一个环节耐心讲解现象背后的简单原理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鼓励孩子们动手触摸、用心观察、大胆提问。看着孩子们“闪闪发光的眼睛、高高举起的小手、充满求知欲的提问”,我们深深感受到这次“化学魔法秀”的意义。科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日常生活的奇妙现象里;学习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一次成功的实验,可能就是点燃未来科学家梦想的火花。这次三下乡的化学实验课,是一次“趣味与知识的碰撞”,一次“想象与科学的交融”。“微光筑梦”爱心支教团的队员们用“魔法”的外衣包裹科学的真谛,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奇妙科学世界的大门。金色的雨滴、彩虹的火焰、助燃的气泡、瞬间的冰晶……这些画面将定格在孩子们的童年记忆里。愿这份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能伴随他们成长,在未来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6-2017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88258551 传真:88276107

地址:西安市科技六路1号

"团小材"

微信公众号

学院网站

二维码